为您提供:广东清远市连南县异地送花圈的网站哪个好?

连南县异地送花圈的网站哪个好?连南县网上买花圈选哪家花圈店好?连南县连南县网上订花圈哪家好?网上花圈哪家店比较好?连南县花圈店哪家比较好?连南县蛋糕店提供连南县订花圈、连南县丧事花篮预定服务,专业提供鲜花花圈、殡葬花圈、广东清远市连南县葬礼花圈、吊唁花圈等多达数百种。广东清远市连南县网上订花圈,连南县花圈店送货服务. 连南县花圈店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超过5000家直营及配送商.连南县花圈店专业代送广东清远市连南县鲜花花圈,负责写挽联条幅。连南县花圈店已有近16年的工作经验,坚守着准时,守信,保证质量,为您送去无限的哀思! 连南县异地送花圈的网站哪个好?服务项目:提供网上订花送花、鲜花、蛋糕、花篮、花圈、果篮,公仔,巧克力,绿植,会议用花,展会用花,节日用花等订购,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我们会安排连南县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为保证客户的利益,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多谢!

配送范围: 订货流程:
浏览商品→点击购买→注册或直接购买→填写订单→选择支付方式--成功提交→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
注意事项:
1、连南县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
2、正常配送时间为:8:30—21:00(乡镇晚上不配送),17: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
3、每张订单的确认、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
4、连南县市区免费送货上门,连南县乡镇需加收路费(30-80元)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 > 清远市 > 连南县
配送范围: 香坪镇 大坪镇 涡水镇 三排镇 寨岗镇 大麦山镇 三江镇

热卖鲜花
新品蛋糕
精品花篮
精品花圈
广东清远市连南县介绍:
连南瑶族自治县,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北纬24°17′16″--24°56′2″,东经112°2′2″--112°29′1″之间。东北与连州市交界,东南与阳山县相连,南接怀集县,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接壤。
    连南县境东西最宽47.5公里,南北长73.5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305.929平方公里(其中瑶区面积1153.929平方公里,占88%;汉区土地面积152平方公里,占12%),折合1958893.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47.9187万亩,占78.02%;农业用地10.2493万亩,占5.4%;牧地17.9424万亩,占9.46%;塘库水面1.5166万亩,占0.8%;城镇、村庄、道路、厂矿用地4.0480万亩,占2.14%;裸露石头山7.9250万亩,占4.18%。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1座,最高峰为金坑镇的大雾山,海拔1659米。
    连南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5°C,气候温和怡人,总降水量1660.5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因位于南岭山脉南麓,山区立体气候明显,高山与平地之间温差达4--5°C。连南县的气候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过渡快,春季阴冷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风清,冬季寒冷干燥。

  行政区划
    连南县瑶族自治县辖6个乡镇,人口15万多,其中有8万多是瑶族,有7万余是汉族客家人,还有少量的壮、回、满等少数民族。瑶族居住的地方占全县80%的面积。在连绵百里的高山峻岭上,到处是瑶家村寨,故连南有"百里瑶山"之称。
  历史沿革
    连南瑶族自治县,秦朝属长沙郡,汉朝属桂阳郡,三国、晋朝并入属始兴郡,南北朝归阳山郡,隋朝属熙平郡,唐朝、宋朝属连州。元代改州为路,归连州路,明代因之。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始设理瑶同知,直广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设瑶务处,管辖瑶族聚居区。民国16年,设立连阳化瑶局,隶属广东省政府。民国24年改安化管理局,民国35年,撤安化管理局置连南县,连南之名于兹第一次出现。
    建国后,于1950年5月16日成立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府驻三江镇,辖瑶区。1953年1月25日连山、连南两县合并,成立连南瑶族自治区(县级),把原连县的三江地区和阳山的寨岗地区(含今寨南镇)划入自治区版图。1954年3月,原连山辖地划出,恢复连山县建置。1955年6月,连南瑶族自治区改称为连南瑶族自治县。1958年12月,又与连县、连山、阳山县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县府设在连州镇。1960年10月,阳山县划出后,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为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10月,撤销连州各族自治县。恢复连县、连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建置,属韶关地区管辖。1983年地、市合并后,由韶关市辖。1988年1月划入清远市管辖。
    连南境内,群山连绵,建国前,居住主要有瑶、汉、壮三个民族。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约在1500年前,中原文化已传播到连南,汉族人口已有相当的数量。在隋唐时期,连南地区已有一定数量的瑶族居住,元代时已产生了独特的社会政治组织--瑶老制。明代形成了“八排二十四冲”(排即大山寨,冲即小山寨)。这里的瑶族,有过山瑶和排瑶之分。排瑶是因为瑶民习惯聚族居住,依山建房,其房屋排排相叠,形成山寨被汉人叫“瑶排”,所以被称呼“排瑶”;过山瑶则因为其祖先以耕山为主,“食尽一山过一山”,迁徙无常而得名。据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排瑶主要来自湖南湘江、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约在隋唐时期,他们祖先经辰州、道州等地,迁徙到连南山区结寨定居。过山瑶则在清朝时期分别从湖南和广西迁徙到连南,新中国成立后,已建寨定居下来了。壮族则明朝正统年间后陆续从连山等地迁来连南定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共同开发了连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连南瑶族同胞虽然僻居深山大岭,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瑶族人民采用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军事上不断进行围剿,"梨其巢穴、种类无遗"政治上分而治之,把瑶族聚居地区分割到连山、连县、阳山管辖,并买一些瑶族上层充当他们的傀儡,制造瑶族内部矛盾;经济上千方百计对瑶族同胞进行剥削和掠夺。加上瑶区内部纠纷丛生,械斗不段,瑶长瑶练乘调解之机00,瑶族同胞的生活极为贫困,人口从历史上号称10万减至刚解放时的2万2千多人,瑶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仍保持古老封建社会原始状态,-十分尖锐。1949年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连南县三江镇,接着连南全境解放,瑶族人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生存权利和自由平等权利。1950年4月,中共北江区委和专员公署决定组建中共连南县工作委员会和连南县人民政府,任命成崇正为书记兼县长。5月16日,连南县人民政府贴出成立布告。中共连南县工作委员会和连南县人民政府的成立,为连南瑶族人民实现区域自治奠定了基础。
  千年瑶寨
    连山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岗,古屋一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独特,极为壮观。
    1、建筑
    透过独具风情的建筑,瑶民的智慧和勇气跃然在眼前。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开山不止,在险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而且供水设施完善,让人惊叹。同时,他们开垦耕地,种植旱粮;在高山陡坡种上竹木,营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森林;有水源的地方,他们依山开垦梯田,种植水稻。他们在明代修建的寨门、寨墙、石拱桥、石板道、石棺墓以及明清时期建的青砖瓦房等,虽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风貌犹存,在崇山峻岭中构筑了一幅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图景。
    千年瑶寨其实就是一处大“碉堡”。山寨建在易守难攻的半山腰,四处设防,壁垒森严,据说历史上曾多次抵挡住敌方的进攻。我们见到的重新修复的寨门口高约7米,宽约2米,门两边和顶上全是用坚硬的大石头垒成,寨门左右两边,也全是用石头砌起的围墙,足有一米厚,足以感受到它的坚固。
    2、歌舞
    瑶寨不大,可以慢慢地在寨子里逛,看“先生公”念经,看莎腰妹(未婚女子)绣花,看阿贵(未婚男子)酿酒,到梯田里看牛,看瑶家人跳长鼓舞……真的,来到瑶寨,不能不听这里的歌,不能不看这里的舞。
    瑶寨是歌舞之乡,每逢十月十六盘王节、耍歌堂,或七月七开唱节、新春游坡节等盛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打起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声嘶力竭才罢休。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寨的歌舞是很有“仪式感”的。首先是鸣礼(铳)炮,九响铳炮一放,人们就兴致勃勃地“出歌堂”了。浩浩荡荡的歌堂队伍由祭仪的主持者——“先生公”带领,罗伞和竹幡队跟在后面,继而是长鼓队、牛角队、铜锣队、唢呐队、歌舞队等等,鼓角喧天,载歌载舞。
    出歌堂的众人到达“歌堂坪”后,便进行“过州舞”表演,相传排瑶的祖先迁徙到连南时,一共过了九州十府,历经千辛万苦,“过州舞”因而得名。
    过接下来的长鼓舞表演,富有传奇色彩,这是连南排瑶世代相传的民间传统舞蹈。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勤劳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搭救了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名叫房沙十三妹,两人倾心相爱结为良缘。可是玉皇知道后,令雷公下凡迫仙女回宫。仙女嘱咐唐冬比去砍琴树造长鼓,舞之蹈之击之七十二遍,即可上天相会。唐冬比照办不误,果然如愿团聚。从此瑶胞们跳起长鼓舞,表达对忠贞爱情的祝福。
    3、特产
    糍粑、竹筒饭、火烟肉、猪肉炒油毛菜等都是地道的瑶家特产,青菜都是房前屋后种的。瑶家的米酒入口软软甜甜的,后劲不小。瑶寨里还有个“公社大食堂”,招待外客。
    瑶寨里没有旅店,最好住在瑶民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走的时候,留下一些钱就行了。还可以到连南县城住。
    瑶家还有三月三的开耕节、六月六的尝新节、七月七的开唱节、十月十六的盘王节以及耍歌堂等节日。
  排瑶服饰
    瑶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五彩斑斓、古朴多姿的服饰,便是其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就有对其先民"好色衣裳"和"衣裳斑斓"的记载。千百年来,尽管瑶族处于迁徙、游耕状态,但其服饰仍然保持款式繁多、色彩夺目、图案古朴、工艺精美的鲜明瑶族特点。
     先讲头饰。排瑶男女老少都留长头发、盘结头上成圆锥武形。为了美观,他们的发髻上缠有红、绿、黄色绒线,再插1至3支雉鸡尾。耳吊铝、锡、银制的耳环,脖子上套上数个项圈。这是一般男女共同的打扮。外人不细心,很难区分男女。其实,男和女的头饰装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男界裹的红头巾,一丈多长,把头顶缠成个大磨盘似的,插的鸡尾宝剑似的,显得非常威武。而女界裹的是绣花头帕,头帕里还缠有玉镯形的"白木通"(一种海绵状的树蕊),或野薏米串珠,插的雉鸡尾是白色柔软羽毛,并插有银簪或银钗、山花等装饰品,显得十分秀丽端庄。不过,凡是披戴头帕的女性,均为结婚的标志。未婚的姑娘,头上是不罩头帕的。军寮、大坪等地瑶排,结了婚的妇女,头戴竹壳大板扎成"小楼",佩戴各种银牌、银钗,庄重耀眼,更显瑶族特色。除了头饰、项圈,妇女们还戴铝制或银制的手镯,富裕人家的妇女戴的则是玉手镯、金耳环。孩子们多戴铁制或铝制的脚镯,以示避-,吉祥如意。
    再说服装。排瑶不论男女,皆穿无领无扣开胸的枇杷襟衣。这种襟衣宽大兼长穿在身上,叠于胸前,再用一丈多长的腰带缠于肚脐。下穿短至膝盖的宽如水桶的"水桶裤"。这种服饰是当地特制的粗纱绵布,染上蓝靛色、咖啡色、棕黑色等色泽。布质坚实耐用,加上衣边贴上绣花或白布边,显得美观、纯朴、独具瑶家风采。男女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男衣短于肚脐;女衣长于大腿。男界缠红腰布,女界缠白腰带,一目了然。由于他们穿的是"水桶裤",膝下打脚绑,脚绑有白布、黑布、黄白花溜布,从脚踝缠至膝头与裤脚相接。过去他们皆穿插草鞋或布鞋,现在多数人穿胶鞋、解放鞋。不论什么鞋,都是在汉区买来的,瑶家妇女会绣花,而不会做鞋。大概祖辈都没有做鞋的习惯,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除了上述平时装束,排瑶还有节日盛装和"嫁装",一般在出门探亲访友,上街赴墟,逢年过节才穿着。这些盛装皆刺图案花纹,图案取材于生活,如飞禽走兽,流水行云,山花野地草,缠藤攀蔓,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物,几乎都被融汇到了瑶族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之中。同时还配围裙和披彩色披风上,五颜六色,图案各异,光彩夺目。披风上面吊满金属造型的铜鼓、铜牌、铜锣、金龙、白马、麒麟、狮子、凤凰等等。头上加戴金花银簪、铜牌铜鼓,走起路来金光闪烁,舞蹈起来丁当作响,十分和谐。这种盛装,男界自备,女的随"嫁妆"从娘家带来,归各人终生受用,到了百年归寿,当作寿服,盛装入殓。
    平时,瑶家随身带的装备还有:男界鸟枪、兽皮袋(装火药、烟叶杂物)尖咀柴刀三伯宝。女界的绣花瑶袋、高脚太阳伞、钩咀柴镰也是三件宝。
    关于排瑶服饰,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有人提出要"破四旧"强行威逼瑶人改装汉化,遭到了瑶族群众的强烈反对。如今,一些参军、外出读书回乡的瑶胞,还蓄发留装,穿回瑶家服装。什么原因?这是瑶族心理所至,也是生活环境所需。因为他们生活在深山大岭,从事植树造林、打猎、耕山等山地劳动。经常爬山越岭,披棘斩荆,裹头巾可防芒叶、荆棘刺伤头颅;穿短裤便于在崎岖路上行走;打脚绑防止毒蛇、山蚂蝗和山上流石袭击。所以,至今除了一些年轻人上街赴墟改穿汉服之外,中年以上的瑶胞,尚穿瑶服。(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录 | 注册

QQ/微信:1397488186

全国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Copyright © 买花网.com 版权所有

在线客服